20、夜半偷食月饼(1/2)

听到飞升二字,季成林眸光微动,道:“多谢师父。”

陈怀远点头笑道:“不谢。”

放完灯回去的路上,陈怀远拉着一群小朋友走在人群中,小然仰头望着他道:“哥哥,另一个哥哥呢?”

“不知道”陈怀远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道,“刚才说离开一下,等会儿就回来了。”

小然拉着陈怀远的手轻轻晃了晃,眼里带上了一些忧虑,仿佛像个小大人,她道:“哥哥,会不会迷路呀?”

知道她是惦记着刚才吃馄饨前季成林没跟上大部队,陈怀远道:“不会的,另一个哥哥可聪明了。”

说着,他抬起头看着前方由远及近的人影,“你看,这不是来了吗?”

季成林来是来了,手里还拿着一堆东西,见陈怀远的目光略有差异,季成林微低头,脸红道:“徒儿擅作主张,任凭师父责罚。”

“责罚什么?”陈怀远反应过来后笑道,“为师只是有点意外,看来,为师的徒儿长大了啊。”

他这话语里隐隐有“吾家有儿初长成”的感慨,季成林忙低着头,在陈怀远慈爱的目光下把买的东西都分给了孩子。

其实也没买什么,都是一些街上的小玩意,既不贵,也不稀奇。有些甚至平日里一出门就能够看到,但今日是中秋圆月,在这特殊的日子里,收到礼物自然是开心的。

孩子们捧着小玩意,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。陈怀远的视线落在低头摸木鸟的阿河身上,自那日之后阿河的情况还是未有好转。一到入夜他便不受自己控制往外走,靠季成林和他阻拦着才不至于出现差错。

视线里多了一把扇子,陈怀远一顿,看清后他笑道:“还有我的啊。”

季成林双手递上,他道:“送给师父,还望师父不要嫌弃。”

陈怀远身上已经有了一块玉佩,他当然不会嫌弃,笑着接过道:“多谢徒儿,那为师也来回个礼。”

季成林却叫住了他往前的脚步,陈怀远回头,季成林红着脸拿出了方才他戴的那个面具道:“师父的礼物,徒儿已经收到了。”

“徒儿喜欢这个啊?”那张青面獠牙的面具实在有些滑稽恐怖,陈怀远没忍住笑了,“没想到徒儿喜欢这样的。”

季成林的脸更红了,他道:“多多谢师父。”

陈怀远见他窘迫的样子实在可爱,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:“徒儿若是还喜欢什么,跟为师说,为师买给你。”

二人一手一个孩子,没在他们怀抱里的便扯着他们的衣袖或是衣摆,在旁人看来,倒还真像是拖家带口,不过一群人玩的倒是欢乐。

天空中有了烟花的绽放,地面每个人的面庞都被映照得清晰起来,孩子们仰头,和身旁的人一齐望着这一刻绚丽的光景,回去的路上,季成林又给所有孩子买了糖糕,一人一块,糖糕软糯,入口即化,还有嚼劲,有些还在换牙的孩子吃着也没事,不用担心粘牙伤牙。

好笑的是,陈怀远也拿了一根,这个孩子心的师父拿着糖糕不肯吃,却偏偏要挨着季成林肩碰着肩,“徒儿累了吧,为师喂给你吃啊。”

季成林不理解明明和他一样,手上抱着两个,后边尾巴跟着一群,陈怀远却还能空出一只手来喂他吃糖糕,真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。

一群小崽子看两个大人玩在一起也带着好奇的目光看过来,引得路边行人侧目,季成林脸上还带着面具,开场的时候他们没被人认出来,放了个灯却被人当街喊大仙,他们才迫不得已退出来。

眼下季成林戴着面具,只剩下一张嘴和两个眼睛露外面,陈怀远仿佛感觉不到他的窘迫,一个劲给

他喂糖糕,季成林这才迫不得已吃了口糖糕,只咬了一小口,留下一个月牙印子。

入口即化,甜而不腻。

“怎么样?”

“不错。多谢师父。”

“哈哈哈哈哈哈哈不客气不客气,徒儿喜欢吃就好。”

季成林低下头,中秋的凤凰镇格外明亮,回去的路上路边挂着各种纸糊的灯笼,这是凤凰镇的习俗,也是凤凰镇的特色,这里盛产竹子,青竹延绵,可以用来编竹篓,灯笼等等日常用具,灯笼外围糊一张纸,里面挂上蜡烛,便可以用了。

昨天晚上陈怀远等孩子们睡了拉着季成林进了自己屋子,尽管已经来过一回,可那时是擅自进入,并未经过师父同意,季成林站在门口有着踌躇,直到陈怀远催了几回才慢吞吞进屋。

“不用那么紧张。”

陈怀远拿出他编了一半的灯笼,在微弱的烛火下道:“徒儿帮我个忙。”

季成林屋子里一堆灯笼,有些歪七扭八,有些甚至完全不成型,怕是他家师父动手能力不行,才几日未进这屋子,里面堆了一堆失败品,唯一成功的,还在陈怀羽手里,还未完工。

“徒儿帮我把纸准备好,还有那个。”陈怀远伸手将一个铁碗勾了过来,他嘴上咬着竹编含糊不清道,“就把这个沾点米糊,刷一下就行。”

为了方便,陈怀远把头发揽到身后用发带绑好,宽袖也扎起,季成林依言照做,两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弄了大半夜,烛火早就燃完了,全靠季成林的剑发出的青光才能看清,陈怀远却一无所查,熬了许久,终于做出了一个勉勉强强还能亮起的灯笼。

为了庆祝中秋,陈怀远特意提笔在灯笼外圈的纸上写了几行字,而现在,这盏灯笼就亮在医馆门口,他们所有人的头顶。

陈怀远虽没说,季成林却明白,他是想让孩子们觉得,既是没有亲人在身边,至少回家的时候还有一盏灯亮着,为他们照亮路边。

灯笼上的字写的刚劲有力,字迹如其人,十分好看,有几个认识字的孩子惊喜地盯着灯笼念了出来。

“一轮一月樽光辉,岁岁时节报家归。”

“哪盼月夜人影浅,独有灯火等人回。”

“怎么样?”陈怀远抱着小然道,“我写的,厉不厉害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